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行业动态 >> 中外专家齐聚北京 呼吁稀土行业加强自律
中外专家齐聚北京 呼吁稀土行业加强自律
出处:佚名       发布时间:2009-09-10 11:18:43

    梁树和称,全球经济危机对稀有金属行业及稀土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8年11月份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从高速增长转为负增长,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最长的负增长。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7月,我国对外贸易累计进出口总值11467.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22.7%。其中出口6271亿美元,同比下降22%;进口5196.1亿美元,同比下降23.6%。累计贸易顺差1074.9亿美元,同比减少12.4%。

    虽然目前的进出口情况有所好转,但出口下降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我们的外贸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外部需求在严重萎缩,市场价格的大幅下跌,导致部分的外贸企业无利可图。企业出现资金流转困难、货款拖欠严重,以及贸易保护主义、产能过剩等诸多因素,为扩大内需造成多方面的制约。

    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梁树和强调对于稀有金属的进出口要和国内的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相协调,坚持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特别是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对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档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政府方面将鼓励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目前初级原料占有相当的比重。他鼓励企业进口,开展与境外合作。要求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努力规范市场秩序,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巡视员王彩凤谈起我国的稀土行业感触颇深。她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稀有金属与稀土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稀土工业发展迅速,已发展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资源、生产、应用和出口国。我国稀土主要产品有各类单一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类、稀土氟化物、稀土金属、稀土合金及稀土新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等400多种产品近千个规格,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大量供应各种品级、规格产品的国家,占据国际市场87%左右的份额。同时,我国稀土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也取得了新进展。稀土资源不仅为我国,也为世界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虽然我国稀土工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开采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二是部分企业环保意识较差,对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三是应用开发滞后,自主创新不足;四是出口管理不力,市场秩序混乱。

    针对一些不足,她强调尽快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引导稀土产业健康发展。还要充分发挥协调机制作用,协调解决包括稀土在内的稀有金属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积极推进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的组建,加强行业自律和对外维权。

    控制稀土出口总量

    近期以来,中国可能收紧稀土出口的政策,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响。但事实上,中国的稀土出口一直高于国际市场的需求。

    在此次年会中,加拿大尼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AMR性能材料分布运营副总裁Jeffrey Hogan表示,中国稀土每年的总配额量一直超出国外市场的需求。

    Jeffrey  Hogan列举了自2004年以来的中国稀土配额量和国外用量,2004年到2008年,中国国内稀土总配额分别为65609吨、65609吨、 61821吨、59643吨、47011吨,而国际市场的需求则是56583吨、45600吨、45207吨、52051吨、48193吨。
    正是因为中国稀土出口量长期超出世界需求量,导致稀土出口商恶性竞争,稀土价格非常低廉,给中国造成了巨大损失。

    随着中国稀土新政即将出台,很多业人士担心中国将收紧稀土的出口。据了解,在即将出台的《2009~2015年稀土工业发展规划》提出从今年开始至2015年,稀土出口将控制在3.5万吨左右。到今年为止,中国已连续5年减少稀土出口量。

    随着中国逐渐减少稀土的出口,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等稀土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也将加大稀土资源的开采力度。

    五矿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稀土部总经理宫继军称,随着中国趋紧的稀土产业政策,推动了稀土下游客户逐渐往中国迁移,给中国的市场带来的巨大的发展空间。

    稀土行业不会走关门路线

    在国际稀土年会会议间隙,王彩凤接收媒体短暂采访时表示,作为中国政府提议的年度出口配额缩减计划的一部分,两种关键稀土金属铽和镝预计将面临出口限制,但中国不会禁止这两种金属的出口。不会在稀土行业走关门路线。王彩凤透露,政府没有考虑上述产品禁止出口,但在寻求可出口的替代产品。

    禁止外商在中国境内建立稀土矿山企业等三项政策依然有效

    据中国稀土网报道,9月4日的某证券报,刊发了一篇题为“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王彩凤:稀土行业不会走关门路线 鼓励外资投资冶炼分离企业”的报道。该报道称“中国欢迎外商在稀土行业的合作,鼓励外资在稀土冶炼分离方面进行投资”。为此,中国稀土网特别电话采访了工信部原材料司王彩凤副司长。她说,她从未在任何场合讲过 “鼓励外资在稀土冶炼分离方面进行投资”的话,此种说法不符合我国稀土产业外资投资政策,容易产生误解,应该予以纠正。

    王彩凤副司长再次重申,我国发布的《外商投资稀土行业管理暂行规定》所制订的“禁止外商在中国境内建立稀土矿山企业;不允许外商独资开办稀土冶炼、分离项目(限于合资、合作);鼓励外商投资稀土深加工、稀土新材料和稀土应用项目”等三项政策原则仍然有效。

    我国稀土科技工作者结合我国稀土资源特点,在稀土选矿和冶炼分离方面已经研制开发出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工艺,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成为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的坚强技术后盾。但是,我国稀土产业目前存在稀土生产产能供过于求的问题,冶炼分离能力远大于矿源供应,容易造成价格不稳和定价话语权的丧失。因此不应再盲目刺激稀土冶炼分离能力的增长和竞争。为此,希望媒体在外商投资稀土政策方面慎重报道,不要以讹传讹。

    王彩凤副司长还指出:近来,对我国稀土产业,特别在有关稀土产品出口和产业投资政策方面,多有探讨和建议文章发表,表明大家对我国稀土事业的关心和爱护。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利于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的提法,甚至误传误导。希望今后多从正面对我国稀土产业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我国稀土产业更加稳定、健康、持续地发展。 

会员申请表下载
在线客服1